統計學最新精選選擇題.doc
第一章 緒 論一、教學大綱要求(一)掌握內容1.幾個基本概念樣本與總體、頻率與概率、資料類型、隨機變量、誤差。2.統計工作的步驟設計、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二)熟悉內容醫學統計學的含義、內容及其醫學應用。(三)了解內容醫學統計的歷史發展。二、教學內容精要(一) 統計學、醫學統計學、衛生統計學統計學是研究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與推斷的科學。醫學統計學是用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醫學現象的一門學科。衛生統計學則是把統計理論、方法應用于居民健康狀況研究、醫療衛生實踐、衛生事業管理和醫學科研的一門應用學科。(二) 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1.隨機變量隨機變量(random variable)指取值不能事先確定的觀察結果,通常簡稱為變量。隨機變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不能用一個常數來表示,而且理論上講,每個變量的取值服從特定的概率分布。隨機變量可分為兩種類型:離散型變量和連續型變量。2.誤差誤差(error)指實際觀察值與觀察真值之差、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之差。誤差可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兩種誤差的區別見表1-1。表1-1 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的區別誤差分類 產生原因 對觀察值的影響 處理方法系統誤差儀器未校正、測量者感官的某種偏差、醫生掌握療效標準偏高或偏低等。使觀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兩側,而是有方向性、系統性或周期性地偏離真值。通過實驗設計的完善和技術措施的改進來消除或減少。隨機誤差 排除系統誤差后,其他多種不確定因素。使觀察值不按方向性、系統性而隨機的變化,誤差變量可通過統計處理估計隨機誤差。2一般服從正態分布。3.資料類型觀察單位的某項特征的測量結果按其性質可分為三種類型:(1)計量資料:對每個觀察單位用定量的方法測定某項指標量的大小,所得的資料稱為計量資料(measurement data)。計量資料亦稱定量資料、測量資料。.其變量值是定量的,表現為數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單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體重(kg) 、紅細胞計數(10 12/L)、脈搏(次/分)、血壓(KPa)等。(2)計數資料:將觀察單位按某種屬性或類別分組,所得的觀察單位數稱為計數資料(count data)。計數資料亦稱定性資料或分類資料。其觀察值是定性的,表現為互不相容的類別或屬性。如調查某地某時的男、女性人口數;治療一批患者,其治療效果為有效、無效的人數;調查一批少數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種血型的人數等。(3)等級資料:將觀察單位按測量結果的某種屬性的不同程度分組,所得各組的觀察單位數,稱為等級資料(ordinal data)。等級資料又稱有序變量。如患者的治療結果可分為治愈、好轉、有效、無效或死亡,各種結果既是分類結果,又有順序和等級差別,但這種差別卻不能準確測量;一批腎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測定結果分為 +、++、+++ 等。等級資料與計數資料不同:屬性分組有程度差別,各組按大小順序排列。等級資料與計量資料不同:每個觀察單位未確切定量,故亦稱為半計量資料。4.總體與樣本總體(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對象中所有觀察單位的測量值。可分為有限總體和無限總體。總體中的所有單位都能夠標識者為有限總體,反之為無限總體。從總體中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其測量結果的集合稱為樣本(sample)。樣本應具有代表性。所謂有代表性的樣本,是指用隨機抽樣方法獲得的樣本。5.概率與頻率概率(probability)又稱幾率,是度量某一隨機事件A 發生可能性大小的一個數值,記為P ( A)。 0<P ( A) <1。在相同的條件下,獨立重復做n 次試驗,事件A 出現了m 次,則比值m/n 稱為隨機事件A在n 次試驗中出現的頻率(frequency)。當試驗重復很多次時P ( A) = m/n。(三)統計工作的步驟1.設計:設計內容包括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過程總的設想和安排。設計是整個研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今后工作應遵循的依據。2.收集資料:應采取措施使能取得準確可靠的原始數據。3.整理資料:簡化數據,使其系統化、條理化,便于進一步分析計算。4.分析資料:計算有關指標,反映事物的綜合特征,闡明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分析資料包括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四)醫學研究中統計方法的應用醫學統計方法在醫學研究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1.以正確的方式收集數據;2.描述數據的統計特征;3.統計分析得出正確結論。3(五)醫學統計歷史發展最初的統計主要是數據匯總。統計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對客觀現象數量方面進行的調查研究活動,是收集、整理、分析、判斷等認識活動的總稱,數據匯總僅僅是統計工作的一小部分。醫學統計的發展起源于生物統計、遺傳統計,經過了描述統計、大樣本統計、小樣本統計推斷、臨床統計和多變量統計幾個發展階段。三、典型試題分析(一) 名詞解釋抽樣誤差。答案: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樣本統計量與總體參數的差別。在總體確定的情況下,總體參數是固定的常數,統計量是在總體參數附近波動的隨機變量。[評析] 本題考點:抽樣誤差的概念。抽樣誤差是統計學中的重要概念。在抽樣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產生抽樣誤差的根本原因是生物個體間存在的變異性。(二)單項選擇題1.統計學中所說的樣本是指( )。A.隨意抽取的總體中任意部分B.有意識的選擇總體中的典型部分C.依照研究者要求選取總體中有意義的一部分D.依照隨機原則抽取總體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答案:D[評析] 本題考點:統計學中樣本概念的理解。統計學中的樣本是指從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測量值的集合。這里的“隨機抽取”并非通常所說的“隨意抽取”,而是保證總體中每個觀察單位等概率被抽取的科學方法。隨機抽樣是樣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證。2.下列資料屬等級資料的是( )。A.白細胞計數 B.住院天數C.門急診就診人數 D.病人的病情分級答案: D[評析] 本題考點:統計資料的分類。統計資料按其性質可分為三種類型: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和等級資料。計量資料變量值是定量的,表現為數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單位,如本例中白細胞計數(109 / L),住院天數(天)。計數資料其觀察值是定性的,表現為互不相容的類別或屬性的觀察單位數,如門急診就診人數可按門診、急診分類清點各組人數。等級資料的屬性分組有程度差別,各組按大小順序排列,如病人的病情分級為輕、中、重。(三)簡答題一位研究人員欲做一項實驗研究,研究設計應包括那幾方面的內容?答案:一般來講,研究設計應包括兩方面的設計:專業設計和統計設計。專業設計是針4對專業問題進行的研究設計,如選題、形成假說、干預措施、實驗對象、實驗方法等;統計設計是針對統計數據收集進行的設計,如樣本來源、樣本量、干預措施的分配、統計設計類型測量指標的選擇等。統計設計是統計分析的基礎,任何設計上的缺陷,都不可能在統計分析階段彌補和糾正。[評析]本題考點:研究設計包含的內容。研究設計是整個研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整個研究過程中始終遵循的依據。正確、嚴謹、周密的設計是研究工作順利進行、研究結果真實可靠的保證。因此,應深刻理解并掌握研究設計的內容及其意義。(四)是非題描述不確定現象,通過重復觀察,發現生物醫學領域的不確定現象背后隱藏的統計規律是醫學統計的顯著特征。( )答案:正確。[評析]